水平一(二年级)踢毽子单元教学计划
泰州市靖江城北小学 肖莉
上课年级:水平一(二年级) 学生人数:40人左右
一、学情分析:
踢毽子运动是我国独有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,深受小学生的喜爱。一些学生在幼儿园或一年级就已经接触和练习过踢毽,稍有一些基础。到了二年级随着身体与思维的发展,机械记忆发展很快,会话性语言也逐渐完善,因此,教学中适当增加一些简单的运动技术的学习分析,引导学生探索学习上的捷径。低年级学生团体意识相当浓厚,对有组织的集体游戏产生极大的兴趣。在教学中,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,通过小组比赛,合作学练,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,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集体意识。使学生在“自主、合作、探究”的学习过程中,发展综合能力。教师坚持以表扬为主,使学生通过体育教学,学会锻炼身体的方法,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。
二、教材分析:
踢毽子运动集健身、强体、娱乐、竞技、观赏于一身,是中华民间文化宝库的一颗明珠。为继承与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。在体育教学中尽量让其得到发展和延续,让它焕发出时代的光芒。
俗话说:“人老脚先哀,树枯根先竭”,踢毽对于少年儿童更是一项极好的运动。5分钟踢毽的运动量超过了5分钟跑步的运动量。踢毽运动对提高身体的柔韧性、灵敏性、协调性、耐久性、平衡性、力量性都有很大的益处,多人踢毽还可促进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和乐学合作的精神。
本单元安排四课时,教学踢毽的四种基本踢法。踢系绳的毽子是踢毽子入门的基础;边走边踢系绳的毽子是踢系绳毽子的变化和提高;脚内侧单踢毽子能真正感受踢毽子的动作;连续对踢让学生在合作练习中享受成功的喜悦。
三、单元教学计划:
单元学习目标 |
1. 能对踢毽运动产生兴趣,并积极参与活动和游戏。 2. 基本学会用脚内侧、外侧踢系绳的和不系绳的毽子、双人合作对踢毽子。 3. 知道踢毽子对身体的好处,通过练习发展协调、柔韧等素质。 4. 感受到踢毽子时成功的喜悦。 5. 与同伴合作完成踢毽子的练习,体验合作的乐趣。 |
单元学习内容 |
1. 踢毽子:脚内侧、外侧踢系绳的和不系绳的毽子、双人合作对踢毽子。 2. 游戏 | |||
课次 |
学习目标 |
学习内容 |
教学策略 |
重点难点 | ||
1 |
1.知道踢毽子是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之一。 2.能做出原地用脚内侧踢毽子的动作,发展身体的协调能力。 3.通过和同伴的协作联系,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。 |
1、 踢毽子:原地脚内侧踢系绳的毽子 2、 游戏:赶“珠” |
1.简单介绍下毽子。讲解示范踢系绳毽子的方法,提示学生重点观察用脚的什么部位去踢毽子。 2.拿出鞋贴上点,更直观的让学生知道踢毽子的部位。 3.配合哨声,铃声的信号,组织学生练习原地的踢法。 4.组织会踢的同学表演,提示学生 5.相互踢对方的毽子,提示配合。
|
重点:知道脚内侧正确的触毽部位。 难点:手脚协调。
| ||
课次 |
学习目标 |
学习内容 |
教学策略 |
重点难点 | ||
2 |
1. 懂得踢毽子对身体的好处。 2. 能用脚内侧有节奏地踢系绳的毽子。 3. 积极参与,提高踢毽子动作的协调性。 |
1. 踢毽子:边走边踢系绳的毽子 2. 游戏:抛“珠”乐 |
1. 按小熊、小猴、小兔、小鹿分组复习原地踢系绳的毽子。 2. “玩具机器人”:在组长带领下,尝试练习有节奏地“原地转向踢”和“边走边踢”系绳的毽子。 3. 学生展示边走边踢动作,教师点拨练习技巧,然后自由组合,进行“请跟我走”的边走边踢练习。 4. “我是聪明的小小(熊、猴、兔、鹿)”:启发学生尝试用脚其他部位踢系绳的毽子,组织演示。 5. “森林运动会”:按动物分组进行边走边踢毽子的比赛。 6. 松开绳子,用脚的任何部位击毽,看谁“抛”的高。 |
重点:有节奏地边走边踢毽子。 难点:动作协调,节奏稳定。 | ||
3 |
1. 能记住脚内侧踢毽子的动作方法。 2. 和同伴合作能连续踢毽子。 3. 感受运动的乐趣,享受成功的喜悦。 |
1. 踢毽子:用脚内侧单踢毽子 2. 游戏:数“珠”乐 |
1. 在音乐节奏中复习有节奏地“原地转向踢”和“边走边踢”系绳的毽子。 2. “我是森林踢毽王”:解开绳子,自由尝试用脚内侧踢毽子。 3. 教师演示,渗透脚内侧踢毽子的动作方法。 4. 继续尝试,个人练习,看谁连续踢得多。 5. 按动物分组“打擂台”:组内比拼,看谁连续踢得多。 6. 按动物分组鱼贯练习数“珠”,比比哪组连续踢毽总数多。 |
重点:能用脚内侧踢没有绳子的毽子。 难点:连续踢毽子。 | ||
4 |
1. 基本掌握脚内侧踢毽子的动作方法; 2. 左右脚内侧互踢毽子2——4次。 3. 友伴群体,相互合作,协调配合。 |
1. 踢毽子:连续对踢毽子 2. 游戏:赛“珠”乐 |
1. 教师邀请学生一起演示双人、多人对踢毽子的动作,提示学生将毽子踢稳后才能踢给同伴。 2. 启发学生两人一组,自踢两次,再传给同伴。 3. 各组巡视,引导鼓励学生连续对踢。 4. “毽王擂台赛”:组内自选伙伴,两人或多人一组对踢毽子。 5. 赛“珠”,决出总毽王。 |
重点:和同伴连续对踢毽子。 难点:同伴间配合默契,节奏稳定。 |
水平一(二年级)踢毽子教学设计
泰州市靖江城北小学 肖 莉
一、指导思想
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锻炼的前提,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:“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,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是小学阶段体育课的重要目标之一。”本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前提下,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,让学生在玩中学,学中玩,玩中创,充分感受自主学练与参与合作的乐趣。
二、学练目标(水平一)
1.知道踢毽子是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之一。
2.能做出原地用脚内侧踢毽子的动作,发展身体的协调能力。
3.通过和同伴的协作联系,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。
三、学练内容的选择
根据学练目标的制定,针对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。本课选择脚内侧踢毽子作为学练内容,在五彩的毽子上系上绳子,降低练习难度,增强学练兴趣。再利用系绳的毽子做赶“珠”游戏,让器材得到充分利用。
四、学练过程的设计
1.启迪情绪、激发兴趣阶段: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和器材欣赏,让学生一下子对课产生兴趣。然后带领学生进行“木头人”的游戏,并在游戏中穿插踢毽子的模仿练习,学生很快进入意境,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。
2.展示自我、发展能力阶段:本课的重点是知道正确的触毽部位,为此,设计了“开心对对碰”的游戏,结合符合学生非智力因素特点的个体与集体小练习,逐步把原地踢毽子的动作做得连贯协调,并通过相互帮助、相互评价及教师的及时点评、鼓励以及学生的展示,使学生对原地用脚内侧踢毽子的动作有一个比较直观全面的认知。
3.合作探究、拓展创新阶段:进入赶“珠”游戏阶段,学生相互讨论,大胆想象,围绕手脚协调配合进行尝试练习,最后得出游戏的方法及规则,自想自玩自评,自主自乐自娱,在游戏中体现创新、合作探究的能力,同时体验到运动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。
4.稳定情绪、恢复身心阶段:孩子们在音乐声中快乐起舞,在老师带领下带着期望离开课堂,身心得到恢复。
踢毽子体育教案
泰州市靖江城北小学 肖 莉
教学内容 |
踢毽子:原地脚内侧踢系绳的毽子 游戏:赶猪 |
课次 |
1 |
学段 |
水平一 (二年级) | |||||||
学习目标 |
1.知道踢毽子是传统民间体育活动之一。 2.能模仿原地用脚内侧踢系绳毽子的动作。 3.能和同学配合,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。 |
重点 |
知道脚内侧正确的触毽部位。 | |||||||||
难点 |
手脚协调。 | |||||||||||
顺序 |
教学内容 |
教师指导 |
学生活动 |
组织 |
时 |
强 | ||||||
激 发 兴 趣 |
1.课堂常规 2.师生问好 3.教师导入 4.慢跑,123,木头人 |
1.教师导入,调动学生积极性。
2.老师带领,做各种姿势的活动 |
1.注意模仿和观察 2.注意力集中,跟着老师活动。 |
队列队形: 八路纵队,五列横队。
|
4 |
小 | ||||||
探 究 能 力 |
一、踢毽子:原地脚内侧踢系绳的毽子
二. 游戏:赶“珠” |
1.简单介绍下毽子。讲解示范踢系绳毽子的方法,提示学生重点观察用脚的什么部位去踢毽子。 2.拿出鞋贴上点,更直观的让学生知道踢毽子的部位。 3.配合哨声,铃声的信号,组织学生练习原地的踢法。 4.组织会踢的同学表演,提示学生 5.相互踢对方的毽子,提示配合。 1.讲解并示范游戏方法,怎么把毽子往前赶。 2.学生先自己练习,增加学生的手脚配合能力。 3.组织学生示范,师生同赶。 4.进行比赛,学生互评。 |
1. 观察老师的示范并指出踢毽子的部位。 2. 找到脚内侧在哪里,给自己的鞋子贴上圆点。 3. 随着信号,由踢一次逐步增加到踢多次。 4. 看表演者踢毽子的部位与手提系绳毽子的协调配合。 5.配合完成,注意相互谦让。 1. 跟着老师的模仿,体会赶猪的快乐。 2.多练习,让手脚更协调,快乐的赶着自己的毽子 3.自己选出赶的最好的,大家给他掌声。 |
|
18
17
|
中
中大 | ||||||
放 松 身 心 |
1.放松舞蹈 2.总结 3.下课 |
1.在音乐声中,教师领做放松舞蹈 2.和学生把毽子给自己认为好的,收集器材,小结,下课。 |
1.学生随老师一起做放松舞蹈 2.动作自然优美 3、心情愉悦的结束本课。 |
|
4 |
小 | ||||||
课前准备 |
系绳的毽子41个,录音机1台 |
课后反思 |
本课通过“对对碰”游戏有效的解决了踢毽子的教学重点,并使学生对毽子产生浓厚的兴趣;赶“珠”游戏让学生的持绳踢毽能力得以巩固,体能锻炼得到加强。 | |||||||||
平均心率 |
|
练习密度 |
|